12月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便关注到“高质量的中国制造不在中国卖”这一现象,并发出疑问:
我们成了“品质洼地”吗?
对这一话题,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在今天下午采访了多位消费者和专家,看看他们是怎么讲的。
同一个品牌、产地,为何“内外有差”?
不少消费者发现,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国内看到的、买到的,品质往往比国外“差点意思”。对此,《人民日报》指出:
外销内销是两个标准、两条生产线,一流产品外销、二流产品内销,这在国内一些行业似乎成了“惯例”。
上海市杨浦区居民李娜前不久到日本旅游,带回一款在日本销售火爆的电饭煲。几次使用后,她感觉这款电饭煲在多功能性、煮饭美味度等方面,确实优于国内销售的很多电饭煲。细心的李娜发现,这个日本品牌的电饭煲底部,赫然贴着“MADE IN CHINA”的标签。“中国生产的电饭煲,在中国买得到吗?”李娜走访了上海苏宁、国美等多家大型电器销售商,却没看到这款电饭煲的身影。
手机、电饭煲、服装、鞋类、食品、智能马桶盖……国际市场上销售的众多产品都是“中国造”,然而,大量在中国“出生”的优质产品,却不在中国销售,而是直接被运往国外市场。中国消费者想要买到这些产品,不得不“追随”商品到国外兜一圈,花费更高的成本。
在深圳某银行工作,对内地与香港消费品的品质差异“门儿清”的小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采访时候表示:
离香港近一些,基本所有入口的身上穿的都在香港买,香港的品质标准跟内地是不一样的,在我和许多朋友看来,香港标准就意味着“更安全”。
比如我的一款剃须刀,虽然产地就在广东,而且价格实惠,但耐用性的确强过我以前在内地购买的,还有猫粮猫罐头,我都在香港的超市里扫货,因为就产品本身标准和入关检验标准而言,我还是更相信香港的。
那么,同一个品牌、同一个产地,为何“内外有差”?
一位东莞某音响贸易公司的业务经理向记者表示:
外销肯定与内销标准不同,因为我们都是按照订单来的,订单要求你怎样做,你就要怎样做,有的订单还要签署保密协议,就是你不得把这批外销订单的货品私自流出到内地市场上。
中国消费者开始追求高品质消费
近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丛亮在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居民消费的特点已经从模仿型排浪式的基本消费逐步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特别是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这些领域的消费需求是快速增加,而且现在看挖掘的潜力非常大。
而伴随高品质消费崛起的同时,“品质洼地”现象必须引起注意。
丛亮指出,看到潜力的同时,还需注意目前消费结构需要调整,上述这些领域的调整升级特别是供给的结构升级是滞后于消费变化的,突出表现为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了消费的持续扩大和升级。
“当前可以称之为是‘新消费浪潮’崛起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从以满足温饱为基础追求演变成追求高品质、个性化的消费,一方面消费变得更加理性,一方面对消费品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品质上的要求,”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副研究员郭静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当消费的理性主义对撞消费品的高标准要求,那么消费者自然是‘用脚投票’,选择购买外国货,哪怕这个货品就是中国产的,但是能进入到国外市场销售自然是说明了其符合外国标准,说到底,这是一个对标准高低与否的要求。”
那么,对于消费品的标准建设,目前我国处于怎样的阶段?
“从我接触到的一些创新创意制造业企业来看,标准体系的建设尚存在空白,”知名创投咨询顾问史伊告诉记者,“就以前不久比较火的网购爆款‘气象瓶’为例,一是仿冒者众多,作坊式生产,二是这样的爆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产品的市场寿命往往并不长,还未来得及确立相关标准,它可能就已经不再火爆,而要建设相关标准,相对而言政府主管部门投入成本较高,所以实际上对于当前新消费而言,确定一个既能体现消费潮流、又能精准定位消费者本身利益、且能实现动态化的监管体系、标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国办近日下发的《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目标将是改革标准供给体系、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实现重点领域的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消费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消费品质量竞争力指数稳定在84以上。
中国贸易促进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赵萍表示:
我国的生产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强制性标准适用于食品、药品等直接关系人民健康的产品,提高强制性标准就意味着整个行业的标准会大幅度提高,从而提升整个行业产品品质。推荐性标准更多的是引导行业的发展水平向先进的企业标准看齐,以引导行业的发展向高水平前进。(编辑: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