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夏至。
有趣的是,夏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被确立的一个节气,也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为什么夏至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那么重要?又有哪些值得我们传承的文化?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夏至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和习俗,涨知识的同时也别忘了和身边的小朋友分享哦!
夏至,吃晚饭时天还亮着
至者,极也。
夏至这一天,所谓的至,指的是白昼在这一天达到一年中最长的极致,同时夜晚的时间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昼长夜短。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达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状态,同时北极圈内白昼则为24小时,无黑夜。
北极圈极昼
白昼到底有多长呢?根据我们所在地区的纬度不同,海南大约13个小时,上海杭州为14个小时,北京天津约15个小时左右,而远在我国北方的黑龙江漠河、塔河等地区则可以长达17、18小时以上。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家吃晚饭比较早,在傍晚六、七点左右的话,还可以一边吃饭一边欣赏着当空艳阳慢慢落入西山的美丽景致。
夏至,东边日出西边雨
很多人以为夏至是夏天最热的一天,这其实是冤枉夏至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时间最长,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相反可能还有降温天气出现。
古人有云:阳盛阴衰,盛极必衰也。夏至这一天,由于“阳气”至盛,那么紧接着就会有“阴气”的滋生,用我们现在人的话来说就是要下雨啦!
夏至前后,我国大多数地区都会出现雷阵雨、暴雨等降水天气,并且伴随着滚滚雷声,和春秋季降雨大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有以下原因:
- 夏至前后光照强烈,强烈的阳光照射使地表升温明显;
- 地表升温推送大量水蒸气至高空,形成积雨云;
- 积雨云越来越多,上升气流无法支撑时,就会形成短时降水或冰雹等天气;
- 如果当地再有冷空气和暖湿气团对冲,那么闪电、打雷等现象会更加明显哦!
唐朝诗人刘禹锡曾在《竹枝词》里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明明东边有太阳,西边却在下雨,你说不是晴天,可它又是晴天,这描述的就是夏至前后的景象,是不是很有意思?出门记得带伞哦!
夏至三候,听窗外蝉鸣
古人把每个节气的自然特征、农业规律总结成了三候,也就成为了二十四节气对应七十二候。
夏至的三候分别是:
一候鹿角解,
二候蝉始鸣,
三候半夏生。
上文中我们说到,夏至阳盛而生阴,这个时候大自然界的动物植物也会受阴阳变化而产生反应:
一候鹿角解,古人认为雄性的鹿属阳气,当它们感受到阴气滋生后,会开始褪角,也就是鹿角脱落,准备长新的鹿角。
相反的是,冬至日那天,麋(类似鹿的动物,俗称四不像)也会褪角,不过它们是属阴的,感受到了冬至的“阳气”才会开始换角,这就是后话了。
二候蝉始鸣,指的是雄性的知了(蝉)在感受到阴气后鼓起翅膀,在树叶枝头发出蝉鸣声。大家可以带小朋友观察一下,看看家附近有没有蝉鸣声。
最后的三候半夏生,指的是一种名叫“半夏”的中草药,它是喜阴的,通常长在沼泽或水田这类水分充足的地界里,夏至前后降水增加,这种中草药生长十分旺盛,所以叫半夏生。
夏至习俗一:过夏麦,吃夏至蛋
现在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朋友们可能不知道,夏至在以前既是节气,也是农村地区一个很隆重的节日。
由于夏麦大多在夏至前后收获,所以人们会借着夏至来庆祝丰收,并祭祀先祖,祈求丰收和消灾。现在有的农村地区还保留着“夏至祭”、“过夏麦”等传统庆祝活动。
除此之外,夏至还有吃“夏至蛋”的习俗。大人们会在早上煮好一大锅鸡蛋,每人一个,然后给孩子书包里挂1、2个,孩子带着鸡蛋出去上学或玩耍,中午饿了再吃。
吃完鸡蛋不算完,回到家,家长们还会帮孩子称一称体重,看看长分量了没有,希望孩子能身体茁壮、抵抗暑热、少生病。
妇女们吃的煮鸡蛋通常还会加上一些红枣、红糖,条件好的还会放点桂圆、阿胶等,是滋阴润燥的好吃食,可以滋养经血,缓解痛经等不适。
夏至习俗二:南方北方都吃面
为什么夏至要吃面呢?这大概是因为刚刚收了夏麦,正好打麦子做面食吃。
南方地区大多吃汤面,比如雪菜肉丝面、阳春面、冷汤面、担担面等;
北方地区则有炸酱面、打卤面、三鲜面、牛肉面等。
总之,夏至吃面除了口感爽快之外,也有尝鲜的意味在里面,用最新鲜的面粉制作的面条,既是庆祝丰收,也是祈祷更好的年运。
当然,也有个别地区有其他有趣的习俗,比如无锡一些地方会有吃馄饨的习惯,寓意团团圆圆;广东一些地区则会制作凉茶、凉汤等清爽的食物,而且饭食多以少葱蒜、清淡味为主。
夏至习俗三:戏水纳凉,食鲜味
我们都知道端午有赛龙舟的习俗,殊不知,在江南一带,夏至亦有划龙舟、戏水的传统。
古人认为夏属热,那么大家往往会想各种办法降温,水上活动就很受欢迎。夏至这一天,绍兴一带的男女老少会到河边观看龙舟,或是在小溪附近戏水,缓解暑热。
如果说戏水是以“动”来纳凉解暑,那么我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则是靠减少活动量、放松心态来缓解。
如果不打算出门的话,不妨在家里吃些好吃的。夏至讲究吃九种时令鲜味,分别是:
地三鲜,豌豆、蚕豆、红苋菜;
水三鲜,鲫鱼、河虾、鸭蛋;
树三鲜,樱桃、杨梅、荔枝;
其中荔枝是最适合这个季节吃的。宋代大词人苏轼曾说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意思是:如果每天能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住在岭南!
古代保鲜条件有限,只有岭南这边的人民能吃上新鲜荔枝,也就是现在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
为了能让远在长安城的杨贵妃吃到清甜可口的荔枝,唐明皇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派人连夜快马加鞭将新鲜荔枝送到长安,只为了博贵妃一笑,也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现在物流发达了,大家不妨在这个季节吃些荔枝,正是最美味的时候。不过由于传统中医认为荔枝“上火”,加上荔枝糖分比较高,所以建议大家分次食用,一次不要贪食太多哦!
关于夏至,大家还知道哪些习俗?欢迎留言分享,我们一起涨知识~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小诗,炎炎夏日,忙里偷闲,和家人享受愉快的夏至日吧!
闲居初夏午睡起 · 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编辑: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