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来源:十点人物志月弥2021-03-25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13年前,人民日报、北京卫视等媒体报道过一个“背着疯娘奔赴千里到山东上大学”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故事的主人公叫刘秀祥。13年过去,刘秀祥再次引起热议,这次大家关注的是他大学毕业之后的故事。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13年前,人民日报、北京卫视等媒体报道过一个“背着疯娘奔赴千里到山东上大学”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故事的主人公叫刘秀祥,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伤心过度患上了精神疾病,哥哥姐姐们也相继离家,再无音讯。

刘秀祥只得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打工求学,终于在2008年考取了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

13年过去,刘秀祥再次引起热议,这次大家关注的是他大学毕业之后的故事。

刘秀祥后来的选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没有留在城市挣钱,而是回到大山深处。

有企业向他发出工作邀约,年薪55万,这个数字放到今天依然足够有诱惑力,但他毅然拒绝,选择了成为一名教师。

如今的刘秀祥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除了当班主任和历史老师,还负责望谟县的助学工作。

教学之余,他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用自己走出伤痛的故事,鼓舞了更多的贫困学子。9年间,他牵线资助了2700多名学生。

曾有记者问他,“为什么当初要拒绝这份55万年薪的工作?”,他流露出了极强的自尊心。“我不想要别人可怜我。”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黎明前的黑暗”

刘秀祥的一天,从照顾母亲开始。

小学时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起床砍柴、做饭,为母亲洗脸、梳头,穿戴整齐,再走两个多小时山路到山对面上学。

父亲病逝,刘秀祥年纪还小,很多事记不清了。他只记得,三年级之后,曾经的六口之家只剩下了他和母亲。生活的重担就这样一夜之间都落在了小秀祥的身上。

虽然当时还不知道读书对人生意味着什么,但刘秀祥对读书有种本能般的渴望,学校老师懂得多,他想成为像老师一样的人。

至于学费,老师们只字不提,只说“你来读书就行”。

小学毕业时,刘秀祥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进了县城的重点中学。

去县城上学,妈妈怎么办呢?他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带着母亲一起进城上学。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初中生,要和生病的母亲在外地求学生活,谈何容易?

邻居们也都不看好,“就算去了,肯定也坚持不到一个星期就回来了。”

但刘秀祥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靠读书改变命运。离开家前,他带着母亲来到父亲的坟前,磕头发誓:

“我一定要把妈妈的病治好。”

“要给妈妈一个温暖的家。”

“如果混不成个人样,我绝不回来。”

到了县城,困难才刚刚开始。带着母亲不能住宿舍,又没钱租房,刘秀祥用稻草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搭了个棚子,在屋前的空地挖个坑,架上一口铁锅便是厨房。

日子艰难,但刘秀祥不愿意向别人开口。

中学阶段,刘秀祥一放学就去捡废品,周末则四处打零工。为了挣学费,寒暑假更是没日没夜地工作,餐馆服务员、水电工、矿工……刘秀祥几乎都干了个遍。

重体力活来钱快,也意味着更加危险。

初中毕业的暑假,刘秀祥跟着老乡到遵义的一座水电站打工。沉重的钢筋把肩膀上的皮磨破了,伤口又被汗水渗进去,疼得像有虫子在啃噬,他咬牙坚持。

为了能尽快挣够高中学费,刘秀祥白天晚上连着干,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好几次他累到直接从一百多米的高架上一头栽了下去,还好有安全网兜住,才没摔得粉身碎骨,

那个暑假,刘秀祥挣了1000多元。

交完800元的学费,所剩的钱不够交房租了。他找到一间养牲口的屋子,一年租金200元。屋子四面通风,他就剪开几块塑料布贴上,母子俩有了新家。

说到自己吃过的苦,刘秀祥笑着说“习惯了”。但一提到母亲,他几度哽咽,觉得自己亏欠了她。

刘秀祥最害怕的是过年,“不能给妈妈买衣服,不能给她做好吃的”,比自己辛苦受累还要难受。

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尽快结束带着母亲漂泊的日子,是少年刘秀祥最大的心愿。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高中三年,刘秀祥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累的时候,他用“黎明前的黑暗”来鼓励自己。

高考前一周,他却病倒了,以6分之差落榜,一直祈盼的黎明并没有到来。

当年离开家时的雄心壮志还在眼前,刘秀祥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所有人落榜失败都可以被谅解,唯独我不可以”。

他开始抱怨父亲的早逝、抱怨上天的不公。

“为什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却让我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为什么我这么拼命地和命运抗争,却以落榜而告终?”

绝望之下,刘秀祥一度想要自杀。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我要活下来!”

准备离开前,刘秀祥翻开了自己的日记本,想回顾自己这十几年经历了什么。“其实也是带着一丝侥幸,想看看从字里行间能否看到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找到让我活下来的理由”。

然而,每翻开一篇,都是“妈妈又犯病了”、“今天又没吃东西”……整本日记里找不到任何美好的回忆。

过往的窘迫和辛酸一幕幕重现,眼看着刘秀祥就要被逼入绝境。

2002年5月19日日记里的一句话,让他扭转了想法,“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刘秀祥一下子就释然了。他想到了孤儿们,“他们连爸妈都没有,至少我还有妈妈”。即使母亲有时状态不好,但有她在,自己就还有一个家。

迷茫的时候、在外奔波的时候,甚至是被人欺负了,但只要推开家门,都能见到妈妈。能够痛痛快快地叫一声妈,就是刘秀祥最大的幸福了。

他抱着妈妈哭了一场,哪怕她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但感觉所有的委屈都消失了。

“我要活下来!”刘秀祥脑海里燃起了这个念头。

抱着从头开始的决心,刘秀祥变卖了所有家当,带着86元钱,来到了黔西南州的州府兴义县,在一家洗浴中心找到了工作。给人擦一次背,5块钱。

干了接近50天,听到了各行各业客人的故事,刘秀祥意识到,自己还是想要读书,“我不想靠给别人擦背过完我的一生”。

他接连寻找了五六家复读的学校,全部被拒绝。

在被一所学校连续拒绝四次后,刘秀祥给校长下跪了,终于,校长答应了他的第五次请求。

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一跪,是刘秀祥最后的希望。如果当时还是被拒绝,刘秀祥想,自己或许会带着仇恨离开,从此觉得这个世界都是冰冷的。

幸好,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温情,老师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发动全校师生给他捐款。复读期间,刘秀祥不再需要为经济问题而透支自己的身体。

第二年高考,刘秀祥考上了临沂师范。收到通知书后一查才知道,大学的学杂费要三千多元,他翻遍所有的口袋,加起来也不过60块。

抱着豁出去的心情,刘秀祥准备先挣够母子二人去山东的路费。“等到了临沂,学校要签什么贷款协议都可以。”要是实在无法入学,他打算带着母亲在山东打工,此生都不再回贵州。

那个暑假,他在一家铁矿厂每天工作18个小时,终于在2008年9月凑足了2000多元路费,带着母亲北上千里到了大学报到。

也是在这时,各大媒体发现了刘秀祥的故事,纷纷报道。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一次偶然路过报刊亭,刘秀祥惊讶地发现:好几种报纸的头版上,都登着自己的故事。那天,从小节俭的他把所有的报纸都买了下来,花了几百元。

当时很多好心人要给刘秀祥提供帮助,但都被他一一拒绝。理由很简单,他的自尊心无法接受。

“我害怕别人可怜我。”他解释, “一个人活着,不应该让人觉得可怜,而应该让人觉得可亲、可佩、可敬。”

大学期间,他摆地摊、发传单挣钱。除了送母亲住院治疗,他还开始资助初中时捡垃圾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

谈起离家多年的哥哥姐姐,刘秀祥没有怨意,他不认为哥哥姐姐会“抛弃”自己和母亲。

当年他们离开家的时候也才十几岁,或许是遇上了什么变故,或许是有什么苦衷。“如果他们能回来跟我和母亲团聚,那我在这个世界上又多了几个亲人”。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梦想比钱更重要”

2012年,刘秀祥大学毕业。很多企业给他发来了邀请,刘秀祥想了很久,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要给我工作,是因为我的能力,还是因为同情呢?

“如果我要去这些企业工作,也要应聘上岗”。最终,他全部拒绝了。

他在临沂当地找了一份卖保险的工作,谁料,一通来自贵州的电话打破了他在城市扎根的想法。

当年捡垃圾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有两个都已考上大学,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妹妹,那一年初三毕业,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了,“我要出去打工结婚了”。

刘秀祥有些崩溃,上高中的学费都已经打给了妹妹,自己却得到这样的答案。

这个妹妹并不缺钱,缺的是有人站在身后指引方向,他这才明白,读书的动力应该是梦想。

“如果没有梦想,我人生的任何一道坎都早已让我倒下。”

刘秀祥决定回到贵州老家,切实地站到那些拼搏的孩子们的身后。“当他们走不下去的时候,我能给予他们力量。”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曾经拼尽全力走出大山的少年,带着母亲和在大山外的收获,回到了熟悉的大山深处,从村镇一级的特岗教师做起。

9年前,刘秀祥刚回到望谟时,中考总分700分,学生成绩最好的,也不过300出头,最低的甚至在100以下。

既然能来高中,刘秀祥觉得学生们对人生还有所想法。但开学了才发现喝酒、赌博、沉迷网络的都有,很是迷茫。

刘秀祥觉得很扎心,开始自我怀疑,“我的选择是不是错了?”

但同时,他又提醒自己,“我回来,就是要改变学生”。

他开始想各种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时是在聊天中帮他们梳理迷茫,“可以打工、种地,为什么选择来上高中呢?你们一定是有人生方向的对不对?”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为了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在最艰难的时刻都不愿意别人同情自己的刘秀祥,开始把自己的故事作为教材。

带着学生到自己的老屋去看,把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刘秀祥主动揭开自己的伤疤,希望用这些经历能鼓舞他们。

他告诉学生,想放弃的时候,可以随时上网搜,祥哥就在那个地方。“我也是从大山深处走出去的人,我们是一样的存在。”

刘秀祥的学生小林接受“十点人物志”的采访时说,每到周末,刘老师都会邀请大家到家里聚餐,他亲自下厨做饭,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央视《面对面》的主持人曾问刘秀祥,为什么觉得这种方式能够改变他们内心对于学习的愿望?

刘秀祥回答:

“我觉得教育这个东西,它就是生活的细节,它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应该要像作朋友一样,去了解学生生活的琐碎,他才知道我的未来在哪里。”

也正因如此,学生们在对学习懈怠时常常想起,和老班小时候的苦相比,自己经历的根本不算什么。

望谟县地处贫困山区,当地的农民们对教育不够重视,刘秀祥就骑着摩托车去到全县每一个乡镇做劝学家访。

每到一个村,他就让家长把附近的乡亲们都叫来,用音箱给大家播放电视报道的音频,然后告诉他们:

“这个人就是我,我就是他们的老师,你们的孩子读书以后可以像我一样改变命运”。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从教九年,这样的家访,刘秀祥走了上千次,光是摩托车他都骑坏了八辆。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祥哥来了”

翻山越岭的劝学家访也不总是有效,有一个高二女生的父母认为:“女孩读书没用,最终都是要嫁人的”,坚持让她去打工。

刘秀祥去了她家8次,还提出自己出钱让孩子上学,但得到的回答还是“不行”、“不可以”。女孩最终被迫去了电子厂打工,每天加班,收入微薄。

她悄悄找到刘秀祥,说自己还是想要读书。

是啊,退学不是结束,退学是开始。往后嫁什么人,过什么日子,命运全由不得自己掌握。刘秀祥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这样,他继续做着她父母的工作。

一年后,女孩终于重新回到校园。刘秀祥却很内疚,“如果当时多坚持一会儿,说不定就成功了,孩子没必要受这一年的苦。”

9年来,他就这样把四十多个孩子从打工工地拉回校园。

最初觉得改变一两个人就足够的刘秀祥开始“贪心”起来。

“我当班主任,一个班50人,那我就有可能改变50人。可能很多年后,我改变的人是500、5000甚至5万。”

除了观念上的差异,经济上的困难也是学生们继续学业的最大阻碍。

最开始,刘秀祥都是自己掏钱,但自己的积蓄掏空了,上不起学的孩子还是有很多。

一向要强的刘秀祥为了学生开始放下自尊四处借钱,有人私底下说,刘老师就像个乞丐,到处去乞讨要钱。

自己最艰难的时候都不曾开口求助,有人问刘秀祥为什么为了学生做到这种程度?

他答得坚定,“其实帮他们多少不是最重要的,哪怕是给他们一句好话,拉他们一把,都是给了孩子们一个希望。”

为了给学生更多希望,刘秀祥想尽各种办法。以前出去演讲都是免费,后来他想通了,“我要钱,但这个钱不用给我,每办一场演讲,资助两个我的学生就好了”。

有时出去一天,从早到晚满当当地排上三场演讲,就能有6个同学得到资助。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从2012年至今,刘秀祥在全国开展巡回励志演讲上千场,直接或间接资助过2713名学生。

除了学生,刘秀祥还鼓舞到了很多望谟当地的老师。

和刘秀祥同校的杨老师在学校教英语,孩子们英语启蒙晚、基础差,杨老师主动抽出周日休息的时间给大家补习答疑。

杨老师的孩子还小,她就带来教室边讲题边照顾。有时讲到嗓子干哑说不出话,学生们都心疼地让老师休息一会儿,但她还是坚持上课。

“刘老师都这么努力了,其他老师为什么不能多付出一点呢,大家一起加油啊”。

学生小林最差的科目就是英语,150分满分的试卷,常常只能能考二三十分。到了2016年高考时,她的英语成绩提高到了一百一十多分。

2020年,望谟县有1274人考上了大学,本科上线率在全州排名第三,而9年前刘秀祥刚当老师时,全县考上大学的只有70人。

曾在井底仰望星空的他,现在甘愿成为井中的梯子,帮更多人走出黑暗。

媒体报道后,越来越多人知道了刘秀祥的故事。有人不愿透露姓名,托刘老师的学生转交4500元捐款,“余额里刚好有那么多,就先都给你吧”。

在望谟县实验高中,学生们之间有这样一句话:“祥哥来了,赶快奋斗!”

每天天还没亮,操场上、宿舍楼前,已经有很多学生们在灯下背书,刘秀祥会在六点前赶到学校,陪同学们一起早读。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3月14号早上,他发了六张学生们背书的照片并配文道:

“因为人的未来是未知的,所以人生才会如此耐人寻味,才会有那么多人奋不顾身的去拼搏和努力。”

(编辑:月儿)


那个背“疯母”上大学的男孩,13年后怎么样了?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