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机上能取数字人民币,记者实测怎么开通数字钱包实现互兑?

  来源:新京报记者 程维妙 黄鑫宇2021-06-1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记者6月18日获悉,目前,工行北京市分行、农行北京市分行已上线ATM数字人民币与现金的互兑功能。
      使用这一功能的前提是开通相关银行的数字钱包,并进行实名验证。

ATM机上能取数字人民币,记者实测怎么开通数字钱包实现互兑?

工行存取款一体机上,数字人民币与现金互兑服务页面。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程维妙 黄鑫宇)记者6月18日获悉,目前,工行北京市分行、农行北京市分行已上线ATM数字人民币与现金的互兑功能。工行在北京的3000多台存取款一体机都已开通此功能,成为北京首家全面上线数字人民币现金兑取的银行;农行在王府井地区的10余台ATM机,也都可进行数字人民币与现金的互换。
      使用这一功能的前提是开通相关银行的数字钱包,并进行实名验证。6月18日,贝壳财经记者在工行一台贴有“数字人民币”标识的存取款一体机上看到,机具屏幕上有“数字人民币”选项,点击进入后,包含“数字人民币兑换现钞”和“现钞兑换数字人民币”两项服务。
      记者通过存取款一体机尝试向数字钱包中存入现金,选择“现钞兑换数字人民币”,输入绑定手机号,信息核对无误后放入纸钞存款,然后刷新数字人民币钱包就能看到金额变化。如果需要将数字人民币换成现金,则选“数字人民币兑换现钞”,目前需要使用工行手机银行App中的内部体验数字钱包,用“扫一扫”功能扫描机具上的取款二维码即可。
      记者注意到,通过农行存取款设备实现数字人民币与现钞互换,不需要扫码,选择“数字人民币”后输入手机号,将获得的验证码输入到机具上,点击“兑换现金”,输入兑换金额及钱包支付密码,便可从钞箱中取出现钞。数字人民币存现的流程与取现大体一致,在输入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等操作后,选择服务项目时点击“现金兑换”,并将现钞放入钞箱、输入钱包支付密码,便可交易成功。

ATM机上能取数字人民币,记者实测怎么开通数字钱包实现互兑?
                 工行手机银行内部体验数字钱包页面。

 工行北分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要注意目前支持数字人民币与现金互兑的设备,为存取款一体机(CRS)。“我们习惯将自助取款机统称为ATM,但准确地说,ATM机只有单一的取款功能,CRS才是兼具存、取功能。目前二者普遍在银行自助设备区并存。”
       如何才能拥有数字人民币钱包?一个渠道是通过红包活动抽签。当前正值北京第二轮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活动,20万个中签市民可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参与体验。今年春节期间北京首轮试点时,已发放过5万个数字人民币红包,也就是5万个数字人民币App下载名额。
      没中签的用户也可自主申请,申请渠道包括工行、农行、中行、邮储等多家参与数字人民币测试的国有大行。贝壳财经记者在邮储银行实测时,工作人员出示一个二维码,通过邮储银行App扫码后便可实时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据了解,在部分银行申请数字人民币钱包,最迟T+2日开通。有的银行也采取了定向发送邀请码的形式,邀请部分用户体验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与纸钞、硬币等价,纸钞能买的数字人民币都能买,不计付利息。央行行长易纲曾表示,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应用,可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伪水平,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近月多地实行多轮测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已不断拓展。除前述部分存取款设备支持数字人民币和现钞互兑外,生活缴费、购物消费、日常出行等应用场景均已落地试点数字人民币,线下试点商户数至少在几十万量级,京东、B站、美团等线上平台也已接入数字人民币。
                                     编辑:红研


ATM机上能取数字人民币,记者实测怎么开通数字钱包实现互兑?

好消息2021全国素质教育新课堂教研成果评选开始了,主要有论文、课件、微课教案评选等。同时开展第十正心杯全国校园科幻写作绘画大赛。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报·今日文教》编辑部、中国中小学教育艺术教与学研究中心、《作家报社》、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中华文教网等。咨询电话;010-89456159 微信:15011204522  QQ1062421792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