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适逢外侵、内战时期,参军卫国是时代的选择,我们对军队十分亲切。在国家征召和父母鼓励下,兄弟4人全当兵,两个参加新四军,两个当了解放军。虽然我未能上战场杀敌,却经历了海军现代化转型的良好机遇。
1951年十四岁参军,海军服役50;1956年十九岁入党,党龄65年,一生在党和军队培养下历练成长,永远感恩党和军队,牢记入党誓言,铭记使命,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我曾在《中国海洋报》上撰文,为实现民族振兴和海洋强国梦,誓言“生命不息,宣传不止。”
上世纪50年代。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歌参军,但未能踏上朝鲜战场,却被分配至华东海军淞沪基地当了“小水兵”,巡航东海,保卫上海,开启了解放军服役50年的军旅生涯。
14岁当了“小水兵”
1954年,考入大连海军学校学习航海专业,入学第一年因成绩优良,荣获海军“二级优秀学员”,照片张贴在礼堂门口的光荣榜上,这是给自己莫大鼓励与鞭策,誓为海军建设奋斗终身。
参加北京国庆阅兵,是大连海校学员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1955年国家实行军衔制,第一次穿着新式制服、佩戴军衔肩章通过天安门,接受国家领导和身穿元帅服的军队领导检阅。
1956年入党,光荣在党接受教育。不忘初心,铭记誓言,肩负党员的神圣责任。
1959年从大连海校航海系毕业,授予中尉军衔,留校从事军事航海教学工作40年,亲历了海军现代化进程,为培养海军现代化人才努力工作。
上世纪60年代。在党的培养下成为一名航海工作者,经历了新中国航海事业的高速发展期。1964年,参与驾驶新中国第一艘国产万吨轮“红旗”号首航日本的门司等港口。当驾驶中国建造最新、吨位最大、航速最快的远洋船,实现了“跃进”号沉没后未能完成的开辟国外远洋航线的历史任务,深感使命光荣。
驾驶“红旗”号航行途中
时逢海军现代化转型期,担任海军第一代导弹武器教学人员,参加了海军第一艘导弹快艇的教学工作,参与创建海军学校第一个导弹系,开设了第一期导弹艇部门长班的本科教育,培养了海军第一批使用导弹武器的海上指战员。
上世纪70年代。担任舰艇操纵专业的教员,走遍国家沿海港口,总结各类舰船操纵特点,编著、主编《舰艇船纵》教材,由海军司令部先后再版4次,印发部队、院校使用了近40年。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各种航海学术交流活动。
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1972年,担任教研室领导工作,先后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干部”“学习雷锋积极分子”等,并被选为学院教员代表出席了中国海军五届代表大会。
部分立功授奖证书
为保障海军走向远洋,最早进行了海上航行补给操纵研究,去造船厂学习新型海上补给船的补给装置,深入驱逐舰支队给支队、舰长讲解补给操纵实施方案,首次组织白天、夜间的海上补给操操纵,并同陈志丰舰长合作编写了总结报告发表在《海军杂志》上,将实验数据编进了《舰艇操纵》教材和《海上航行补给条令》,并同造船厂军代表一起拍摄了海军第一部“海上横向航行补给操纵”的电影教学片。
海上航行补给操纵
为增强国防,国家不仅要发展“两弹一星”,还要发展海上核威慑力量,自力更生建造发射核导弹的核潜艇。有机会参加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教学工作,并在舰艇学院开办了第一个核潜艇干部集训班,参与培养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指挥军官。
上世纪80年代。1985年,由海军任命主持舰艇学院航海系工作。兼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高等学校航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航海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当代中国科技名著》审委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专家库人员,聘为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的客座教授。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参加了国家首次赴南极考察和建立“长城”科考站,荣立国家和海军授予的集体一等功、个人三等功。参加了“长城”站落成典礼,见证五星红旗首次升起、飘扬在南极洲上空。
参加南极科考和“长城”站落成典礼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颁发的奖状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施是世界海洋由霸权时代进入法制时代的里程碑,对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海军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在赴南极考察航行途中,开办了全国第一个“国际海洋法与海军建设”的系列讲座,后来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开设了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并发表了系列研究文章,为推进学习、研究国际海洋法起到带领作用。
在航行途中和南极建站期间,精心绘制了“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往返航线图”,赠送给中国航海博物馆,成为开馆首批展示文物。
展示在中国航海博物馆的“首次南极考察航线图”
上世纪90年代。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出版发行了第一本专著《中国走向海洋》,开始了由撰写文章向编纂海洋图书转变的心路。
徐振忠、陈炳鑫同志在序言中指出:“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的海洋新形势来论述国家、国防和海洋相关性的论文集,是给国际海洋年的一份厚礼,相信会给读者一些有益的启示,贡献于我国的海洋事业。”
出版社认为文集“内容丰富,论述严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生动实例,是一本对国民进行现代海洋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海军将《中国走向海洋》列为“近几年受到部队欢迎的优秀作品”,下发给部队干部阅读。
21世纪初始时代。2000年10月.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举行院庆典礼,表彰了任教40年老教学工作者。我任教40年,坚持教学第一线,航行在大海上,参与培养了大量海军现代化人才,“桃李遍海疆。”
舰艇学院表彰任教40年老教育工作者(局部)
2001年,海军服役50年后退休,不忘初心,续写荣光,全力投入宣传国家海洋、海军事业。
2008年,经海军选送,由中宣部、交通部等23个部委组成的“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评选、授予全国“航海终身贡献奖”。
人大副委员长接见获奖人员
2009年,为宣传国家海洋事业,向大连市长建议,自费奔走于北京-大连有关单位联系,最终在大连成功举办了中国航海日主会场。为大会文化活动编写了科普图书《大海告诉你》,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成为全国编写青少年海洋读本的主要参考图书,也为大连市图书创作增添了光彩。
荣获“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
为了广泛宣传海洋事业,让更多读者看到图书,自费和通过涉海部门支持,向军内外社会各界赠送自己编著的海洋图书数千册。
向社会各界赠送海洋图书
二十一世纪10年代。2013年,为纪念主席诞辰120周年,由交通部、国家海洋局主办,大连海事大学承办,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报告会,作了“海洋战略思想与建设海洋强国”的专题报告,宣传主席思想在建设海洋强国中的成功实践。
在人民大会堂作专题报告
2016年,被聘任中国出版集团“内容建设委员会”的咨询委员、中译出版社的顾问。邀请金翔龙院士、陆儒德教授主编中小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认识我们的海洋》《走进海洋世界》系列图书,由金翔龙、陆儒德编著的《图说海洋强国梦》被翻译为英文版,作为中国第一本外文版海洋科普图书,参加了2016年伦敦国际图书博览会。
海洋系列科普图书与中英文版的《图说海洋强国梦》
数十年坚持宣传海洋,在主流报刊等发表宣传、评论海洋文章400多篇。其中,有数十篇被国际学术会议、中国航海学会、太平洋历史学会、辽宁省社科联等单位评为优秀论文,并编入各种全国性学术论文集。
一些学术观点受到各界赞评:认为“吹响了国际海洋年的宣传活动的号角!”“广泛研究吸取众多之说的基础上,独辟蹊径表达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给读者一些有益的启示。”国是衡论《海洋中国》在讨论“海洋国土”理论时写道:“让我们引用载于1996年3月19日《中国海洋报》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陆儒德教授关于建立新的国土观的一段系统而缜密的文字作为本书的最佳结尾。”
在全国报纸发表的文章
海军知名人物郭成森是陆儒德的老师,又一起主持教研室工作多年,交谈中得知他参加了诺曼底登陆作战和一系列欧洲大海战,感到这是一段尘封许久的重要历史。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邀请宣传处刘永路同志一起采访、撰写了“鏖战大西洋的中国军人” 的纪实报道,被人民日报以“参加欧战的中国人”转载,一时成为媒体的热点新闻。中央台“探索·发现”栏目来大连制作了《鏖战大西洋——中国军人赴英参战纪实》,邀请陆儒德担任讲解嘉宾,在电视台连续播放多年,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这一报道受到法国政府关切,经追踪、核实后,为中国大陆上唯一幸存的老战士黄廷鑫举行颁奖仪式,授予法国最高级别的“荣誉勋位骑士勋章”,法国驻上海总领馆的薛翰总领事深情地说:“在法国最困难的时刻,中国与我们并肩站在一起,法国不会忘记帮助我们从纳粹的凶蛮中解救了祖国和疆土的人们。”填补了中国海军在欧洲战场上打击法西斯、参与诺曼底登陆作战的历史空缺。
一篇报道填补了中国参加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空白
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软科学》杂志连续发表文章,得到编辑部高度肯定,“编辑人语”评价:“陆儒德同志对世界经济产值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比较论证等都为软科学工作在处理重点决策问题提拱了可资借鉴的视角和研究手段”“‘我国国土面积应为1260万平方公里’可算作本刊办刊主要方向中‘海洋疆域’工作结出的第一个启示。”并聘任作者为《中国软科学》的特约评论员。
在《中国软科学》发表的文章
为携手宣传海洋,奠基海洋强国,立足公益、面向社会,奔走全国各地,从哈尔滨到三亚市、人民大会堂到小学和街道,为社会各界做宣传海洋报告千余场,听众达数十万人。
在全国各地做宣传海洋报告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协助中小校学开展海洋教育,走进全国中小学校、夏令营作海洋知识辅导报告,协助建设了一批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2016年80高龄还参加“全国少年儿童海洋教育北京论坛”,同小朋友一起举办了海洋教育示范课。
同北京小朋友一起举办全国海洋教育论坛示范课
坚持宣传海洋,站在海洋科普第一线,耄耋之年,笔耕不缀。数十年编写、主编海洋专著、科普读物数30多部、千余万字,是中国研究海洋和海军时间最久、编纂出版发行海洋图书最多、发表海洋文章最多、宣传海洋最为广泛的志愿宣传者。
数十年编写主编的部分海洋图书
20世纪20年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忠于誓言,方能坚持。在党的领导、培养下,海军服役50载,光荣在党65年,退休20年不退役,70载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历经风雨砺练,履行党员责任,传承红色基因,续写军旅荣光,将宣传海洋强国战略思想和创建世界一流海军作为自己的责任担当,始终践行“生命不息,宣传不止”,为实现民族复兴、建设海洋强国和强大海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奋斗终身。
长期活跃在社会基层第一线,切身感受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党的宏伟大业正在实现,激励我铭记使命,勇往前行,在2019年、2020年连续被评为“大连市第一、二届最美海洋人物奖”。
长期坚持学习、宣传海洋事业,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点赞,在全国涉海报刊、网络上进行较多报道。先后被聘为涉海大学、研究机构、海洋报刊的客座教授、顾问和特约研究员、观察员等,成为国内知名航海专家、海洋学者和军事评论员。
坚定跟党走,永远不停步!
(中国公益在线公益记者、大连在线特约记者张添强 来源陆儒德 )
(编辑: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