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生资始总阴阳,无极能开太极光,心镜勤磨明似月,大千一粟任昂藏。”
——《孙不二元君法语七言绝句三》
道教是我国唯一一个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提倡的修身养性、无为而治的思想至今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道教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长生不老,羽化登仙。
关于这一理论的真实性还有待考究,但修炼道教百年长寿的人却不少,其中生于光绪年间的一位女道士就是道教的信奉者及传承者。
她就是我国活到118岁高龄,晚年生黑发、长新牙的道士——李诚玉。
早年童养,生活凄苦
李诚玉生于1885年,家里世代以从商为生。只不过到了她父亲这一辈已经没落,一家人仅仅依靠当时郧阳府十字街的一个小商户生活,所得收入也只够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
但纵使如此,商户出生的她还是比普通人要略通文墨。
小时候在别的孩童还在玩耍嬉戏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自己的生日与道教真武祖师在同一天。
而这偶然的巧合,也在她的心里悄悄留下了痕迹。
李诚玉家里有4个孩子,由于父亲李亦启常年生病,生意也不如以往兴隆,家庭生活非常困难。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健康的长大成人,李亦启早早的就为李诚玉找了个留宿——去乡下的一户地主家做童养媳。
在当时那个年代,童养媳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对于贫苦人家。因此,在李诚玉6岁的时候,就被送往地主家生活。
来到婆家后,因为李诚玉年幼,模样姣好,惹来了大房嫉妒,经常安排她去做一些重活杂活。
另外,大房还经常没有缘由地将李诚玉关起来,除了语言辱骂外,还时不时进行身体攻击。这么煎熬的时刻,没有一个人来帮助她,只能靠她一点一点地撑过去。
小小年纪的李诚玉,就已经尝尽了世间人情冷暖,无时不刻盼望着能够摆脱这水深火热的生活。
为了躲避大房的刁难,李诚玉常常跑到旁边的道观玩耍。对儿时的她来说,枯燥无味的念经论道却是世间最好听的音乐。
等到17岁时,李诚玉出落的愈发动人,丈夫迫不及待正式与其完婚。二人婚后的生活也可谓是相敬如宾、琴瑟和鸣。
长大后,李诚玉的生活并没有当初那么艰难,大房也不敢明目张胆的为难她,再加上有丈夫的宠爱,婆家的人对她也是尊敬有加。
李诚玉本以为等到了自己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却不曾想造化弄人。婚后三年,李诚玉不幸感染痨病,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肺结核。
这种疾病在我们今天已经不足为惧,但在当时却是疑难杂症。
李诚玉的丈夫天天东奔西走,寻医问药,只为能将她的病治好。李诚玉为了不让丈夫失望,不管再苦的药都未抱怨,可是病情却没有一丝好转,反而愈加严重。
这时家里有人提议,说要不去武当山求求神灵,说不定会有结果。
这时李诚玉已经心灰意冷,感觉自己这是命中注定。可是丈夫不认同她自暴自弃的态度,坚决要带她去看一看。任二人谁也没想到,这一去足足改变了李诚玉后半生的命运。
劝夫另娶,只为出家
来到武当山后,李诚玉见到了张宗慎道长,被告知自己的病还有得救,寥寥数语,生生的把李诚玉陷入绝望的灵魂拽了出来。
后来,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李诚玉就已康复的和正常人别无两样。
在道观养病期间,除了收获了健康的身体,晨鼓暮钟的道士生活也让李诚玉非常向往。
李诚玉说:“身处于道观之中,整个人无一不神清气爽,仿佛这里才是我的归宿。”
病好以后,面对张宗慎道长的救命之恩,李诚玉无以回报,想要出家在武当山修行。
她把决定告诉了自己的丈夫,并劝丈夫回家另娶他人。
毫不意外,李诚玉的行为遭到了丈夫强烈反对,只当她是在开玩笑。可是没过几天,李诚玉就拿着各家女子的画像为自己的丈夫选人。
这时,李诚玉的丈夫才意识到她是认真的。
李诚玉把自己想要出家的想法告诉了家里众人,可是无一人支持她的决定,还为她的想法感到匪夷所思。
在当时,中国仍旧还处于封建时期,对于一个出嫁的妇人而言,最重要的应该就是相夫教子,而李诚玉想要弃夫出家,更是有违常伦。
纵使遭受了重重阻力,但却更加坚定了李诚玉出家的想法。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成功,突破口还是在丈夫这里。
她一方面挑选贤良淑德的女子来照顾丈夫,另一方面苦口婆心地为丈夫做思想工作。看到李诚玉的如此做法,丈夫也知她心意已决,无奈之下只好同意。
李诚玉终于突破重重困难,来到了武当山的道观。
可是由于她是已婚的妇人,而且姿态丰腴,容貌艳丽,几乎没有人相信她是真的出家,因此也就没有人愿把她收为弟子。
为了证明自己的恒心,李诚玉白天为道观挑水拾柴,跟随道观弟子学读经文,晚上就睡在道观的屋檐下面。
就这样,李诚玉坚持了一个月之久,道馆内的人也被她的诚心所打动,道友们纷纷为她求情,请求道长收下她。
其实张宗慎道长也有心留下她,先前不理不睬只不过是为了考验她,同时也给了她反悔的机会。
可是李诚玉不但通过了考验,还引得道观内众弟子为其求情,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事情,其诚心可见一斑。
见此,张宗慎终于决定收李诚玉为徒,还为其举办了一个拜师仪式,借观内弟子修炼的派谱,为其取名叫“李诚玉”。
修身养性,造化众人
李诚玉一开始入住的是净乐宫,此宫位于武当山下的均州城内。
当时均州是汉江流域有名的古老而又繁华的城市,信教的人也是十分多,道馆经常是门庭若市,人来人往。
李诚玉每天的生活就是诵经念道,添香打坐,祭拜神灵,整个人都处在修身养性之中,而不问红尘世事。
遇到施主前来化缘,李诚玉也诚心为其解惑、侃侃而谈。
由于她人长得非常引人注目,同时对待戒律清规一向十分严肃,年轻的道友们还为她起了个绰号叫“白玉师姑”。
后来时间一久,众人都知道了净乐宫有个漂亮的尼姑叫白玉师姑,于是纷纷前来上香,只为一睹真容。
民国二十四年,汉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洪水,均州城内外一片汪洋。洪水过后,又发生了持续两年的干旱和瘟疫,一时间,武当山下死人无数。
百姓纷纷流离失所,不得已只能离开保命。
由于人口大量下降,武当山的香火也一度断绝,很多道士为了谋生只得返乡或者下山化缘,只为求得一线生机。
最后,只有李诚玉和剩下的几名老道士守着道观。为了延续香火,他们只能减少生活开支,搬到了城外的冲虚庵居住。
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只能依靠挖野菜、吃树皮为生。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正因为李诚玉他们的坚持,道观才没有在天灾人祸下毁于一旦。
洪水退去,城内百姓又逐渐多了起来,李诚玉及其所在的道馆得到了大家的强烈推崇,并亲切的把他们称为“善人”。
后来,作为道长的亲传弟子,李诚玉搬到了玉虚宫修行。很多道观的道友劝人向善是以道观的利益为重,但李诚玉却截然不同。
她待人真诚,只要能够真正地规劝他人,哪怕香油钱减少,也在所不惜。
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有个姓李的施主,依靠放高利贷、收取高额地租和为开办商铺等办法,每年都能聚敛一大笔财富,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大财主。
他对于佃户极力压榨,尽可能的谋取利益,但却对于道观出手大方,每年都捐献一大笔香油钱,也是道观非常尊敬的财神爷。
有一次,道长派遣李诚玉去侍奉这位财主的妻子李大奶奶,由此也知道了李家发财的原因。
于是,她就经常与李大奶奶讲述善恶有报、富要仁慈的道理和故事,应该多做一些积德行善的好事,才能让财富拥有的更加持久。
李大奶奶担心自家收入减少后,对于道观的钱也就会相应减少会惹来神明不满。
李诚玉告诉她,求神是为己,让利是为人,神灵会保佑那些做善事的好人的。久而久之,李大奶奶被李诚玉说动了。
回去以后,她又说服了李老爷。
后来,李老爷对于佃户不再横行霸道,而是公平租赁,赢得了一众好名声。
同时,对于道馆的贡献也有明显减少,有的道友私下责怪李诚玉自作主张,而师父却夸她明是非,知礼善。
返老还童,预知死亡
一入道观几十年,从青丝到白发,李诚玉一直都在潜心修行,诵经祈福。
本以为生活会如此平淡又安逸地度过,可是一次意外的来临,让李诚玉又一次遭到了命运的打击。
1989年的一个冬天,天空飞起鹅毛大雪,山路极其湿滑艰险。李诚玉外出时不慎滑倒,造成右侧胯骨断裂,下肢瘫痪。
这次沉重的打击,让李诚玉的精神一度崩溃,整日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无法行走的残酷现实,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无法承受之痛。
后来,师父为了让她振作起来,教给了她寿杖的修炼秘诀。
李诚玉深深地被吸引了,每天练棍法练到入迷,完全忘记了自身瘫痪的痛苦。仅靠上身的灵活,一根平平无奇的寿杖被她耍得出神入化,使得整个人的精神都有明显的变化。
一天,她的弟子冉姑按往常一样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却惊奇的发现,李诚玉的头发竟然从发根开始慢慢变的又黑又亮,皮肤也非常的白皙光滑。
据李诚玉说,自己的内牙床还长了新牙,连硬的坚果吃起来也不在话下。
出现在李诚玉身上,这一系列返老还童的现象不得不让人感到惊奇无比。
为了验证事情的真实性,国家还专门派遣专家组医生为其检查,还提取了血液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李诚玉的身体十分健康,血液也是毫无杂质,脉搏跳动就如同年轻人一样。
后来有许多人前来道观请教长生的秘诀,李诚玉都毫无保留地告诉别人。
另外,她还透露了自己的饮食习惯,主要以素食为主,长期食用野菜来平衡身体机能,还喝草药来预防生病。在李诚玉的一生中,除了年轻时那次痨病,此后近百年生病的次数屈指可数。
李诚玉坚持了大多人都不能坚持的事情,同时也达到了普通人达不到的高度,但为人一生,始终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的结局。
2003年2月13日晚,李诚玉好像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唤来弟子为自己梳洗打扮,穿衣整容。
全部完成之后,李诚玉盘腿端坐,像往常一样念经打坐,脸上毫无慌张之色。
窗外一片大雪纷飞,像是在为李诚玉的离去送别。
一开始,李诚玉眼中的光芒有神而专注,到后来慢慢地逐渐消失,最终留下“我去了”三个字仙逝。
这一年,李诚玉118岁,这位跨越了世纪的老人,经历了世间百态之后,终于不辱使命,前往了另一个世界。
李诚玉大半生都在红砖高墙的道观中度过,她恪守戒律清规,一生造福众人。哪怕晚年遭遇挫折,仍能乐观面对,仅用一根棍杖修得返老还童之身。
她童年凄苦,却仍相信世间美好,并为此追求一生,还普渡众人,甘心奉献。
至今,李诚玉已离去十几载,所有的凄苦暗淡、悲欢离合都化成了过眼云烟,随着她的离开一起消散在这人世间。
但幸运的是,李诚玉终求得所求,愿得所愿。
她一生都在为自己热爱的事情坚守,并为之奉献生命。如今,又有多少青年志士能纯粹至此,守着那与世隔绝的庙门过一生呢?
李诚玉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我们大多数人羡慕的人生。
我想,为人一生,这大抵也是一种不可多求的幸运吧。
(编辑: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