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男子深山中苦修20年,原以为会清贫一生,没想到成了亿万富翁

  来源:高能联播2021-09-2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当中,大部分人对物质的追求都非常执着,能够懂得享受自然馈赠的人却少之又少。千百年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高人陶渊明。但实际上在现在的中国也依然存在着这样的一位隐士高人。

在我国传统的道家文化中,非常推崇“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任何事情的产生根源以及人们的生活准则,甚至是自然当中的规律,在道家人的眼中都是“道”。这一点,与近年来人们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当中,大部分人对物质的追求都非常执着,能够懂得享受自然馈赠的人却少之又少。千百年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高人陶渊明。但实际上在现在的中国也依然存在着这样的一位隐士高人。

这位隐士高人的名字叫宋培伦,出生于1940年2月的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他的一生堪称是与自然为伴的典型,更是将艺术与自然相融合的典范人物。在他隐居的20年间,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在隐世的生活中清贫潦倒,可能就只能如此清苦地度过余生。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在隐居苦修的日子里,他非但没有因此落寞反而成了亿万富翁。

宋培源出生的年代,新中国都还没有成立。当他年纪尚幼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喜欢在一起嬉笑玩耍,但是他却对此丝毫不感兴趣。他非常的不喜欢喧嚣,反而喜欢亲近自然的感觉。他最爱干的事情就是一个人静静的观察自然环境当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别的小孩都在玩耍,但是他却可以做到专心致志的观察树叶的纹路,花草的种类,甚至是地上的蚂蚁。

在同龄小伙伴的眼中他似乎是一个异类。但是随着到了上学的年龄,别的孩子都对画画这件事兴趣缺缺,但是宋培伦却能够将自己想画的东西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宋培伦的天赋被他的老师很快发掘了出来,并告诉了他的父母。父母在得知孩子的天赋之后也非常高兴,他们将孩子专门送去学画画。

尽管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是父母还是希望孩子的天赋不要被埋没。似乎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小小年纪的宋培伦对学习画画这件事极为上心。对艺术天生的感觉,和自幼对自然的喜爱让宋培伦在绘画这件事上年纪轻轻就展露出头角。在他非常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颇具名气的画家。

1984年,44岁的宋培伦可以说是开始走上了事业的巅峰期。他的漫画《也是足球》获得了中国漫画足球“金章奖”,次年他的《木质烫刻工艺发明》又成功取得了专利。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宋培伦每年都会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荣获各类社会知名艺术奖项。荣誉加身的他很快就对这种充满光环的感觉失去了兴趣,一如他小时候对喧闹不感兴趣一般。

1997年的时候宋培伦决定隐居深山,对一个叫“夜郎谷”的地方进行艺术创作。希望通过自己对艺术的认知将这个地方打造成一个独具艺术气息的山谷。宋培伦刚发现这座山谷的时候,连一条能够通往山谷的道路都没有,只有通过一条小溪才能进入谷中,周围十几里没有人家居住。

谷内的环境极其优美,而且谷中的地面上有许多喀斯特风貌的石头覆盖在地面上。虽然在外人的眼中这只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山谷,但是在宋培伦眼中这就是绝佳的将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宝地。

当地的村民村落虽然远离此地,但是当地的村民都有非常原始的建筑手艺。宋培伦认为,虽然这些村民没有读过书,但是他们按照自己原始想法铸造的基础建筑物,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分。所以宋培伦在谷内开始与村民一起打造一座充满原生态艺术气息的山谷。

为了搞好这座山谷,宋培伦借了几百万的外债,开启了长达20年的“苦修”。虽然在外人眼中,他的这些行为又苦又清贫,但是他自己却乐在其中,怡然自得。20年的时间他真的将夜郎谷打造成了一处充满自然气息与艺术气息的山谷。

山谷中,粗放感十足的建筑物和雕塑一座又一座的堆砌而成,绿树环阴,山石相映,整个就是一副世外仙境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宋培伦在修建这些艺术建筑的时候,十分注重原生态这个概念,所以谷内的艺术建筑百分之九十都是地取材建造而成,尽最大努力保持了这些建筑的自然风貌感。

山谷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商前来观看,当这些开发商进入谷内瞬间就被震惊了。他们提出想将这里打造成一个生态旅游景区,并愿意出资对这里进行保护。宋培伦在一番思忖之后,也答应了商人们的请求。由此宋培伦不光还清了几百万的外债,还因此变得非常有钱。据当地的村民说,宋培伦如今的身价早已经过亿,是一名不显山不露水的隐士富豪。

宋培伦曾经的最出名的身份是画家,但是自从夜郎谷被打造出来以后,他则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夜郎谷谷主”。人生最大的成就不是取得了多少财富,而是自己在这个世界存在过以后都留下了什么。而宋培伦将自己理解的艺术与自然相融合,显然就做到了使自己的艺术成就能够与山水长存,或许这样的“高人”才能称之为真正成功的人。

(编辑:映雪)


贵州男子深山中苦修20年,原以为会清贫一生,没想到成了亿万富翁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