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非遗 | 泉州拍胸舞:来自古闽越族的不老风情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冯颖2021-12-1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泉州拍胸舞民间又称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主要分布在泉州、厦门、漳州、金门、台湾等地。
作者:冯颖


泉州拍胸舞民间又称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主要分布在泉州、厦门、漳州、金门、台湾等地。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类别:传统舞蹈)。

福建非遗 | 泉州拍胸舞:来自古闽越族的不老风情

泉郡刺桐港泉州拍胸舞表演

拍胸舞最初起源于祭祀活动,后演变为群体性民间娱乐。其早期舞蹈形式比较简单,无音乐伴奏,强调以身体拍出声响;舞者须为男性,头戴草箍,上身裸露,赤足。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即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双臂内侧依次拍打左右肋部,双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得“七响”,合七拍;同时配合双脚的蹲裆步有节奏的跳跃,身体随之左右晃动,并配以怡然自得的晃头动作,产生了别具一格的横晃动律,使舞蹈洒脱自然,具有机灵、轻巧、诙谐、爽朗、粗犷、热烈的风格特征。

福建非遗 | 泉州拍胸舞:来自古闽越族的不老风情

浮桥王宫社区拍胸舞队在江滨公园表演

拍胸舞历史悠久,由民间艺人进行传承与创新。其头戴草箍上的蛇形头饰鲜明地保留了秦汉闽越族原住民的蛇图腾崇拜遗风;从外在表演形式看,保留了古闽越族的原始祭祀舞蹈遗风;从舞蹈的内在动律看,与土家族舞蹈“肉连响”极其相似;从舞种的分布角度看,与黎族、高山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之间存在密切的渊源关系,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福建非遗 | 泉州拍胸舞:来自古闽越族的不老风情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金锁带领学徒在福建省大剧院歌剧厅表演拍胸舞

来源: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作者单位: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辑:欣果)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