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化地标彰显大国盛世风采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陈斌2022-08-0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秦代跪射俑。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外景。1843年英文版《中国》。《明状元赵秉忠殿试卷》。文华堂国家书房。本报记者 邹雅婷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暨展览开幕

探访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化地标彰显大国盛世风采


秦代跪射俑。

探访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化地标彰显大国盛世风采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外景。

探访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化地标彰显大国盛世风采

1843年英文版《中国》。

探访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化地标彰显大国盛世风采

《明状元赵秉忠殿试卷》。

探访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化地标彰显大国盛世风采

文华堂国家书房。

  本报记者 邹雅婷

  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暨展览开幕式在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举行。作为新时代标志性文化传世工程,国家版本馆由中央总馆(文瀚阁)和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开馆后将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

  日前,记者来到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感受国家文化殿堂的动人魅力。

  盛世兴藏,传承中华文明瑰宝

  北京中轴线北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依山而建,典雅瑰伟。整体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特征和新时代特点,展现大国风貌,传承中华文脉。

  “版本是高段位的文化载体,反映和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文明成就,也推动和支撑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我国历朝历代都把版本保藏传承放在重要位置,从周朝的守藏室,到汉代的天禄阁、唐代的弘文馆,再到宋代的崇文院、明代的文渊阁、清代的四库七阁,专藏机构绵亘千年。”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说,盛世修典兴藏,是自然也是必然,国家版本馆建设,就是着眼于中华版本的永久安全保藏,让文化典籍“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国家版本馆总分馆分别选址北京燕山、西安秦岭圭峰山、杭州良渚、广州凤凰山,力求山水交融、馆园结合,确保中华版本免遭各类灾害损毁,永久安全保藏。北京文瀚阁、西安文济阁、杭州文润阁、广州文沁阁,分布在我国的东西南北,保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既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又遥相呼应、浑然一体。

  从文化安全角度出发,国家版本馆积极推进构建“1+3+N”中华版本资源保藏体系。中央总馆全面征集保藏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中华版本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出版物版本入藏中央总馆,同时吸纳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中华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影视剧数字版和外国精品版本等。三个分馆是中央总馆的异地灾备中心,总分馆版本相互备份、异地保藏。

  此外,分馆亦有自己的特色版本收藏。西安分馆重点建设了丝绸之路版本专题库和革命文化版本专题库,前者主要保藏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版本,后者主要保藏与革命文化相关的民国文献、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票证以及相关实物类版本。广州分馆重点收藏重要历史文献、岭南文化、侨批侨刊、票据票证、音响唱片、科学技术及港澳台与海外版本等各类特色版本。

  “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国家版本馆开馆后,将围绕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建设目标,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规划协调、典藏展示、研究交流、信息服务等职责,努力建成中华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和国家出版信息服务中心。”刘成勇说。

  珍品荟萃,打造特色展陈体系

  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打造了一系列精彩展览,让广大观众从各种载体的版本珍品中领略中华文明之丰厚、文化盛世之光彩。

  开馆展览包括“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见证伟业——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和“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3个专题展览。同时,还设置了国家书房和文瀚厅2个精品陈列、5个特色库展,构建融合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等多种场馆功能形态于一体的特色展陈体系。中央总馆突出展藏结合,设立“渊溯津澜——《四库全书》文瀚合璧”古籍库展,首次同台展示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澜阁四阁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此外还开设“汉藏蒙满文经版合璧”特藏展。

  “真理之光”展览汇聚马克思主义经典版本2000多件,全面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一面墙展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124个多语种版本,这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版本工艺”专题展用近百件版本珍品阐述了版本的形态、制作、设计和修复。在这里可以看到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它是西夏时期藏传佛经的西夏文译本,共9册,蝴蝶装,白麻纸精印,1991年出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它的出土,为中国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国提供了物证。

  “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荟萃刻符陶器、青铜器、甲骨简帛、古籍图书等多类型版本瑰宝。展览分为13个单元,分别介绍版本中的中华文明起源、政治、经济、哲学、地理、文学、史学、艺术、科技、教育、军事、民族、交流。

  走进“斯文在兹”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名鼎鼎的何尊。何尊是西周成王时期一位名为何的贵族奉命铸造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说法,是迄今所见出土文物中“中国”一词的最早记录。

  商代版方鼎也是一件意义非凡的青铜珍品。它由商代贵族版于商纣王二十二年制作,内有铭文37字,内容为商纣王祭祀其父帝乙之事,是罕见的商代长篇铜器铭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版方鼎上镌刻的“版”与国家版本馆的主题相呼应,是现存青铜器中“版”字的最早记载。

  迄今发现的最早记录大禹治水和为政以德内容的器物——西周遂公盨,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中保存最完整、唯一未经人工修复的陶俑——跪射俑,制作精美、气势雄壮的唐鎏金铁芯铜龙,世所罕见的收录苏轼行草楷书法的宋拓本《西楼苏帖》,大陆保存的唯一一份状元试卷《明状元赵秉忠殿试卷》……这些珍贵文物从不同角度阐释着中华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在“斯文在兹”展的最后一个单元,一本《顺风东西沙岛更路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中国东南沿海渔民在开发和经营西、南、中沙群岛的过程中用方言写成、配有地图的航海手册,记载了航行的航程、航向以及南海诸岛、屿、礁名称和准确位置等,揭示了中国对南海九段线内岛礁及其海域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利用和连续管辖的历史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邻近海域的主权。

  馆园结合,体现中国文化韵味

  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有着重大意义的文化传世工程,其建设历时3年,精益求精,建筑设计与展陈布置相得益彰,处处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

  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建筑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领衔设计,既融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又彰显新时代大国风貌。大型建筑依山而上,逐级提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木奇石交相辉映,凸显山水交融、露隐相间、馆园结合的特色。

  依据中国传统藏书文化及相关典故打造的“文瀚八景”,自园区入口沿中轴依次展开,铺陈出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画卷。

  标志性建筑文瀚阁是全馆的制高点,位于中轴北端,坐落在台基之上,依山面水,气势恢弘。外观造型借鉴敦煌莫高窟九层楼的神韵,备显典雅庄重。

  文华堂内的国家书房开阔明亮,来源于宋代石刻天文图的星空穹顶璀璨夺目,44个巨型红木书柜环立四周,柜中陈列着3万余册具有传世价值的经典著作。

  文华堂南广场的“赓续文脉”印章雕塑,由边长1.6米的整块寿山石雕刻而成,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块寿山石印章,寓意中华文明延绵不绝。

  馆内还有一条文化长廊,墙上瓷板画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书法著名版本37件、中国古代山水画著名版本34件。陆机《平复帖》、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漫步于长廊间,可以品赏中华书画文化盛宴。

  据介绍,未来,国家版本馆将围绕新时代新成就、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方面,多渠道征集优秀版本,打造专藏精藏特藏体系;策划推出有历史厚度、有思想深度、有文化温度的各类展览;举办版本文化讲坛、珍贵版本特展等宣传活动和手工印刷、碑帖传拓等体验活动,让观众深入感受中华文化底蕴,厚植文化自信。与此同时,还将按照中办国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古籍数字化工作,建设国家版本数据中心。(本文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陈斌摄)

编辑:月儿


探访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化地标彰显大国盛世风采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