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立冬以来,“小村”里还有一批批游客前来游览、体验,45岁的王国春感慨地说:“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很有看头。”
王国春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口中的“小村”,名叫“银匠村”,是一个坐落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卡拉村东部的“村中之村”,由他投资、设计、建造。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苗族银饰锻制、蜡染、刺绣、古法造纸、鸟笼制作等多种非遗项目的设计、加工过程。
这是11月16日拍摄的卡拉村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文斌 摄
“银匠村”依山而建,占地面积50亩,共有房屋30多栋。远远望去,房屋高低起伏;游走其中,亭台楼阁,别样新颖。王国春说:“虽然名叫‘银匠村’,但实际上是集合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村’。”
“我的目标是实现非遗项目的‘产业集聚’和‘文化融合’。”他说,丹寨县拥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项,长期以来,这些非遗项目呈现分散发展状态,技艺传承也有待深入开展。
打小跟着父辈学习银饰锻造的王国春,长大后以银饰为业,先后创办了自己的银饰公司和品牌。创业过程中他渐渐意识到,“非遗项目必须形成凝聚力。”经过多年准备,他最终选择在卡拉村将“银匠村”的梦想付诸实践。
在卡拉村的银饰锻制工坊,苗族手工艺人在制作银制器具(1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 摄
“卡拉村是‘鸟笼艺术之乡’,具有一定知名度,且背靠景区、客流稳定,村民也很支持。”王国春说。从2019年开始,他就马不停蹄投入建设:首期修建拥有数千平方米的研学基地;二期聚焦“银匠村”主体打造,今年5月基本完工。
“村里的建筑风格以当地少数民族建筑为主,辅以创新设计和装饰。”王国春说,他收购了40栋丹寨当地群众废弃的吊脚楼,将它们打散运回、组合重建,让它们焕发了新生命。
筑好巢还得引来凤。“我先后与黔东南州多家高职院校合作,优先保障‘银匠村’的研学发展和技艺传承。”王国春说,在此基础上,他邀请当地十几名非遗传承人入驻“银匠村”,并积极宣传、吸引客流。
29岁的张义苹是一名蜡染技艺非遗传承人,带动当地数十名妇女从事蜡染制作。“我们主要生产、销售蜡染产品,入驻‘银匠村’半年来,我为更多学生和游客传授蜡染技艺,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拓展了增收渠道。”她说。
在卡拉村的鸟笼文创工坊,苗族手工艺人在编制鸟笼(1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 摄
“非遗项目要走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子,才能取得更大成功。”34岁的王秋是卡拉村的一名鸟笼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过去,制作鸟笼是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年入驻“银匠村”后,她把鸟笼制作技艺与研学深度“捆绑”,走上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据介绍,近两年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且工程是分期完成,“银匠村”依然吸引了超过40万人次的学生和游客前来游览体验,并带动上百人实现就业。
“我对未来充满信心。”王国春说,他计划打造20多栋非遗工坊,进一步完善“银匠村”的功能和产业布局,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
(编辑: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