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毕业生795万再创新高 人社部:制新政策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佚名2017-01-24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表示,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表示,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王可然

1月23日,人社部召开2016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表示,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根据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年年攀升的走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是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季”。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怎么破?显然考验着相关部门。

对此,卢爱红称,人社部门将进一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针对新情况采取新的措施,研究制定新的政策,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可能将在高校毕业生创业、“三支一扶”计划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方面进一步出台细化政策,对原有政策进行完善,同时,也会加大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对接。

去年新增城镇就业1314万人

卢爱红介绍,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9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四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2%,低于4.5%的年度调控目标。

对于这一就业成绩,卢爱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重点群体就业平稳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作出的承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00万人以上,2016年已130%地完成任务。同时,这也是从2014年起我国连续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200万人。

苏海南认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额完成任务,既得益于去年全国经济发展保持了6.7%的增速,也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更得益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及狠抓落实。

对于2017年的就业形势,卢爱红认为,总体判断,今年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没有变,但是稳中有忧。从总量上看,2012年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呈现总量持续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受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存在滞后期,所以目前城镇新增劳动力仍然处于高位,农业转移劳动力仍然保持一定的规模。

卢爱红同时分析,从结构上看,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体现在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情况并存,有一些企业很难招到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也有些劳动者很难实现稳定就业。还有一个新的特点,区域、行业、企业就业情况的分化趋势也在凸显,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增多,特别是这两年过剩产能加速出清,职工安置的任务非常繁重。

卢爱红强调,促进就业也有许多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比如说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大趋势。还有就业政策措施日趋完善。这些都将为保持2017年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方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在介绍2017年就业工作安排时,卢爱红称,将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落实新一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就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卢爱红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95万人,差不多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一半还多,就业任务非常繁重。

“在这样的形势下,人社部门将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进一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针对新情况采取新的措施,研究制定新的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卢爱红说。

据介绍,人社部将从三个方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具体包括:继续完善和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健全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等。

苏海南认为,今年可能将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方面进一步出台细化政策,对原有政策进行完善。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的就业更应该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放开就业市场中的一些户籍、社保等限制,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一些二三线城市转移。(编辑:李月)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