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网络食品谣言营造行业健康环境

  来源:和讯财经新闻林春霞2017-06-2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近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幕后黑手利用网络等渠道散布谣言的事件此起彼伏,特别是我国的食品行业和食品知名企业几乎成了网络谣言的重灾区。今年以来,"塑料紫菜""燃烧的粉丝""牛奶出大事""猪肉钩虫事件"等新老食品谣言又不断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大肆传播。

近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幕后黑手利用网络等渠道散布谣言的事件此起彼伏,特别是我国的食品行业和食品知名企业几乎成了网络谣言的重灾区。今年以来,"塑料紫菜""燃烧的粉丝""牛奶出大事""猪肉钩虫事件"等新老食品谣言又不断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大肆传播。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谣言在欺骗消费者的同时,也严重伤害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声誉,影响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我国食品产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治理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还食品行业一个健康的生产和消费环境,成为业界强烈的呼声。

那么,网络谣言到底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危害?治理网络谣言又有哪些难点?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中国辟谣联盟向网络谣言"亮剑"

针对接连不断的谣言,前不久,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在京举办了"亮剑网络食品谣言"新闻发布会,启动亮剑计划,以金龙鱼为代表的多家知名食品企业联合起来,对食品谣言的制造者进行了全面宣战,会上他们还倡议在行业组织及行业内企业共同参与成立打击网络谣言专项基金。110家媒体应邀出席,为此次亮剑活动助阵。

会上,来自政府部门的主管、行业专家、协会负责人就谣言对企业和社会的危害以及如何治理谣言进行了探讨,并形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网络谣言借助现代多媒体传播手段,几乎无孔不入,对被中伤的企业、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不可估量,不但毁坏企业的声誉,还会混淆视听,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因此,大家呼吁,必须从严打击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使造谣者和传播者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还要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位一体的治理体系,从源头去治理谣言的传播。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为了进一步加快形成"网络食品谣言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2015年8月,在中央网信办、国家食药监总局、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和新华社支持下,由新华网联合食品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及行业工作者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食品辟谣联盟。

作为国内级别较高的辟谣平台,中国食品辟谣联盟的传播宗旨,就是要将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专家学者联系在一起,加强沟通,充分发挥媒体传播的作用,打击谣言,加强科普宣传,将正确的食品科普知识传递给消费者。

据新华网副总裁杨庆兵介绍,联盟成立至今,已经多次举办辟谣活动,发布30多条权威辟谣信息,邀请200余家(次)媒体参加食品辟谣活动,发布和转发相关食品辟谣及科普信息700余条。

金龙鱼悬赏1000万元揪幕后黑手

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龙鱼借此次发布会也启动了辟谣亮剑计划,一方面通过这个平台来澄清事实,向社会还原真相;另一方面利用法律武器向造谣者"亮剑",同时向社会公开宣布将悬赏1000万元重金找出造谣的背后黑手,还企业一个公道。

益海嘉里集团公共事务部总监王巍向记者介绍了金龙鱼近年来多次受谣言中伤的整个过程。

他说,2010年,北京某公司制造了一篇题为《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鳄鱼》的文章在网络上组织大肆传播,恶意攻击金龙鱼品牌和产品。2012年2月2日造谣者郭某因捏造事实恶意损害金龙鱼品牌商誉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有期徒刑一年。

(编辑:宇强)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