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
人民网西宁8月4日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十八次全国皮书年会于8月4号至5号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建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尚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西明,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佘志远,青海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张黄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谢寿光,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玮等领导与嘉宾出席了会议。
本次年会以“皮书专业化二十年”为主题,全面总结了二十年来皮书系列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为中国学术与社会发展实践做出的贡献,深入探讨了在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建设的形势之下皮书系列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围绕这一主题,本次年会共设置了开幕式、“皮书专业化二十年”致敬活动典礼、2场学术报告、9场分论坛等多场活动。分论坛议题涉及国家级智库建设、地方智库建设、高校智库建设、行业智库建设、区域融合发展、全球治理研究等多个领域。
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建军出席会议并致辞。
开幕式上,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建军在致辞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简要介绍了青海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7.26”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以“四个转变”新思路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努力奋斗。
王建军说,青海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把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列为“十三五”规划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出台政策措施,颁布地方法规,加大支持保障,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新青海建设重要的软实力,其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彰显。他说,皮书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和知名品牌,经过20年的专业化打造,已成为发挥新型智库作用的重要平台。青海皮书的研创伴随国家皮书蓬勃发展的大势,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不仅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了解青海、认识青海、研究青海打开了一扇窗户。他希望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帮助青海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及智库研创的能力和水平,大家携手并进,共同为谱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出彩篇章而担当奉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谢寿光出席会议并致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梳理总结了皮书专业化二十年所走过的历程,从最初的一两个品种发展到现在每年出版近400个品种,从一个出版社的学术产品名称到媒体热词再到智库成果研创及传播平台,凝聚了600家研究机构、近3万多位分布于800余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研创写作,皮书数据库收录了31亿字、50余万张数据图表、15万篇专业报告……皮书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在十八大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建设,皮书更是成为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抓手,成为国际国内社会各界快速、便捷地了解真实中国的最佳窗口。他认为,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皮书研创者和出版者的共同努力。20年再出发,每一位皮书人应致力于对皮书进行全方位规范化管理,树立中国的学术出版标准;不断提升皮书的内容质量和影响力,搭建起中国智库产品和智库建设的交流服务平台和国际传播平台;发布各类皮书指数,并使之成为中国指数,让中国智库的声音响彻世界舞台。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玮出席会议并致辞。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陈玮向从全国各地来到西宁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谈到,青海省社科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方向,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青海改革发展实践,在学科、队伍等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发挥了省委省政府“思想库”“智囊团”作用。《青海蓝皮书》是青海省社科院主打的皮书品牌,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已成为青海社科院重要的智库成果,是青海社会科学领域的高端学术研究平台和宣传推介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本次皮书年会规模大、规格高,在皮书二十年发展史上实属少有,是一次切磋观点、交流思想、提升水平的学术盛会,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一定能够对皮书未来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以“多出高质量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为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发思想之先声,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新型智库,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担负起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光荣使命。二十年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皮书不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挥党和国家“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应用研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宽广的智库成果出版与传播平台。对于皮书的长远发展规划,他提出了五点意见,第一,要聚焦使命任务,在服务党和国家决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第二,要强化品牌意识,在皮书质量提升和学术规范方面取得更大进步;第三,要抓好海外推广,在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方面做出更大贡献;第四,要打造良好平台,在助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青年科研人才成长方面体现更大价值;第五,要创新管理机制,为皮书工作和皮书发展提供更好保障。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尚之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讲话中指出,20年来,皮书系列已经成为我国出版界、学术界的知名品牌,为我国的学术出版和精品出版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探索出了一条专业化、系列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有力服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促进了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了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皮书出版工作要着力提升出版质量,探索融合发展路径,推动皮书出版走出去,加强皮书品牌建设。
向“皮书专业化二十年”致敬人物颁奖。
开幕式后,“皮书专业化二十年”致敬活动典礼举行。首先,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宣布了“皮书专业化二十年”致敬名单,蔡昉等20人被授予致敬人物,陆学艺、王开玉被授予特别致敬人物,中国网被授予致敬媒体;随后,与会领导与嘉宾代表共同点亮水晶球启动了皮书博物馆网络版。据悉,皮书博物馆全面记录了皮书系列的发展历程,采用实物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呈现中国智库建设的创新成果。皮书博物馆实体馆也将于年内面向社会大众开放。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主持会议。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做了题为《社会形势分析要注重研究阶段性特征》的学术报告。
据了解,全国皮书年会2000年首次举办,2011年升格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每年连续召开,至今已是第18年。会议从专家学者关于皮书内容的学术研讨会演变成为从事皮书研创的智库学者们交流思想,把握未来研创方向,共促皮书繁荣发展的年度盛会。本次皮书年会以期特殊的标志性意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皮书研创的500余名社会科学工作者、智库专家前来参加。
向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开幕式上,主办方颁发了第八届“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2016)》等9部皮书获得第八届“优秀皮书奖”一等奖,《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6)》《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等14部皮书获二等奖,《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6)》等19部皮书获三等奖。《2015-2016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年大选:美国内政与外交风向标》等40篇皮书报告分获第八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一、二、三等奖。会议还公布了41种201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出版资助项目的皮书名单和60种2018年授权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的院外皮书名单,并对即将投入使用的“皮书数据库投约稿系统”进行了演示。
出席会议领导启动皮书博物馆网络版上线。
会议现场。
编辑: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