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将“行走”30米
未来一周向北平移30米,顶升1.05米;将改善寺庙安全隐患,为新建观音殿腾地
昨日,上海玉佛禅寺消除安全隐患保护性修缮工程大雄宝殿平移启动。图为玉佛禅寺航拍情况,中间为大雄宝殿,底下铺设了10条滑移轨道。本版图片/新京报记者 朱自洁 摄
昨日,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平移施工现场。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的百年寺庙玉佛禅寺,昨天起实施对该寺最大建筑大雄宝殿的整体平移。
大雄宝殿将借助现代平移技术向北移位30.66米,到位后顶升1.05米。内部佛像及文物也将同步完成平移,这在国内建筑史上尚无先例。
此前,我国已经多次实施历史建筑平移工程,移位建筑包括寺庙、大桥、洋楼等。
百年历史建筑现严重安全隐患
玉佛禅寺现址始建于1918年,历经百年风雨,建筑结构日渐老化,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消防、公共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
据玉佛禅寺介绍,寺院建筑年代久远,主体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历史建筑出现了虫蛀、开裂、变形等安全隐患,天王殿的部分柱子已发生倾斜,而消防设施也已老化陈旧。
同时,伴随着各方善信纷至沓来,寺院环境日显局促。玉佛禅寺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寺年客流量达200万人次。玉佛禅寺方丈觉醒曾表示,大年夜到大年初一的一天一夜,该寺人流量达到10万人次,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玉佛禅寺占地面积不到8000平方米,相比之下,每日限流8万人的故宫博物院,开放面积则超过了50万平方米。
觉醒还说,大量人流聚集时,由于寺内主体建筑都是极易燃烧的砖木结构,寺庙内聚集的明火也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因此,消除各类隐患、维护公共安全的保护性修缮工程已刻不容缓。
2014年7月,经上海市政府立项和施工批准,玉佛禅寺正式启动“消除安全隐患保护性修缮工程”。
三步走完成“乾坤大挪移”
大雄宝殿今年5月18日封闭,为平移进行结构加固修缮和准备工作。此前三年内,玉佛禅寺已经对其他建筑物完成了多项修缮工作。
本次移位、顶升、加固专业工程由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接,该公司有着上海音乐厅等建筑的平移经验。该公司介绍,首日计划平移2米,之后每天平移6米,顶升阶段每天顶升0.3米,移位历时近一周,整体工程预计两周内完成。
项目负责人表示,本次平移过程将分三步走:首先对大雄宝殿进行加固托换,与原基础切断,再放在平台(托盘梁)上准备整体移动和抬升;接着在托盘梁下部修建滑移轨道,滑移轨道与托盘梁间安装滑移装置,利用水平千斤顶顶推上托盘梁,使大雄宝殿沿着轨道方向滑移到新的位置,再安装千斤顶进行交替顶升,抬升就位;最后将大雄宝殿与新基础进行连接。
平移结束后,大雄宝殿前将增设观音殿、钟鼓楼,而大雄宝殿前的广场面积将扩大近一倍。
■ 焦点
为建观音殿和钟鼓楼留空间
玉佛禅寺方面介绍,大雄宝殿平移,不仅能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也给寺院建筑布局的合理化留出改善空间。
玉佛禅寺全新的布局规划中,最大的变化是将新建一座观音殿。观音殿东西两侧同时还将新建钟楼、鼓楼各一座,钟楼在西,鼓楼在东,对称分布。
在原先的寺庙布局中,观音殿“空降”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后,空间非常逼仄。而大雄宝殿北移30米,将为观音殿和钟鼓楼的建设预留充分空间。即使加盖了殿堂,大雄宝殿前的公共空间也能将较之前扩大一倍多。
据规划人员介绍,大雄宝殿前的广场面积增大后,可以为重大香期及大型活动提供容积可观的场地,也为有效疏散人流提供了可能。
布置传感器保佛像安全
项目总工程师李亚明向媒体介绍,为了保证大雄宝殿的安全,施工人员对移位的加速度、速度严格控制。他们在建筑物和佛像上布置了很多传感器,实时观测力和变形等情况。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蓝戊己说,佛像加固的难点在于佛像造型各异,有的是木雕,有的是泥塑,这些材料本身强度都不是很高,加固措施既要起到加固作用,又不能对佛像造成损伤。
“一开始考虑采用木结构,比如木模板内部填充柔性材料,但填充材料体量巨大,而且有火情隐患;还考虑用柔性绷带将佛像固定于钢架上,但操作难度较大,预拉力不太好确定。”蓝戊己说,经过数个方案比选后,请来上海博物馆可移动文物的包装专家,采取了夹板框架式加固方式。
■ 专家说法
专家称建筑物移位是不得已的保护手段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所教授卢文胜曾参与多个建筑物移位工程,包括著名的上海音乐厅平移。他告诉新京报记者,中国在建筑移位总体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目前对于国内其他历史建筑,只要做好结构加固,他认为几乎不存在技术障碍。
玉佛禅寺此类中式砖木建筑,与西洋建筑用材、结构都有很大差异,卢文胜认为,不论是哪种风格的建筑,实施移位不简单。“移位技术是特殊技术,对每一个要移位的建筑都要把脉诊断,针对性处理。”他说,也有过一些移位中建筑物倒塌的案例,原因就是没有真正保护好结构的安全。
目前,针对历史建筑移位,民间仍存在争议。著名古建筑研究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就曾表示,不太赞成将历史建筑物进行平移,因为一旦区域环境发生改变,历史建筑的价值量就会减弱。
卢文胜对此表示理解,他认为建筑物移位是保护建筑的特殊手段,不能当作普遍手段。“在城市建设中,有的建筑不移走就只能拆了。移位是万不得已的保护手段,不能认为有了这项技术,就可以随便移走建筑物。”
■ 背景
玉佛禅寺大雄宝殿
玉佛禅寺发端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是上海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佛教寺院。
1882年,浙江普陀山慧根法师朝圣印度,途经缅甸,回国途中经过上海,留下了白玉雕就的释迦牟尼坐像及卧像各一尊,并募款在江湾建寺供奉。
1918年起,可成法师在现址兴建新寺,历时六年,建成玉佛禅寺。殿宇结构遵循宋代建筑规范,气势宏伟。百年来,香火鼎盛。
整体平移的大雄宝殿,是玉佛禅寺第二进殿堂。大殿呈矩形平面,东西向24米、南北向18.34米,殿高18.2米,占地面积约450余平方米。
大殿为传统砖木结构,殿内中央供奉着三尊泥塑大佛,佛高4米。大佛背面是大型海岛观音壁塑,殿内两旁是二十诸天像,神态各异。(新京报记者 倪伟)
(编辑:鑫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