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击
互金整治办发特急文件:立即停批网络小贷牌照 存较大隐患
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整治办下发特急文件《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要求各级小贷公司监管部门即日起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小贷公司跨区域经营,意在阻隔“现金贷”风险。
《通知》显示,近年来,有些地区陆续批设了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或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经商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小班组办公室,自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来源:澎湃新闻)
互金中概股集体暴跌市值蒸发78亿
文件一经下达,引发了在美国上市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股价大跌,其中备受争议的趣店盘前一度暴跌32%,市值蒸发143亿元人民币。
美东时间21日上午9点30分,美股开盘,趣店、拍拍贷、和信贷、简普科技(融360)等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金企业股价较盘前交易价格虽有所回升,但跌幅仍巨大。截至晚11时10分,拍拍贷跌幅9.71%,为跌幅最高,趣店紧随其后,下跌7.87%;简普科技(融360)、信而富、和信贷、宜人贷分别下跌8.11%、5.91%、5.84%和4.70%。
据此计算,六家公司合计市值损失11.8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8.40亿元。
事发会所
>>乱象频发
长沙整形贷:有少女被诱至夜场做"公主"
一名17岁女孩自称被胁迫卖淫。知情人爆料称,在长沙某酒店芙蓉中路分店四楼一间无牌会所,类似从事卖淫活动的未成年远不止一人,其中有女孩因整形借贷,无力偿还后被迫卖淫。
女孩究竟是在哪家整形机构欠下的“整形贷”,暂无可知。但有知情者称,会所主管推荐该名女孩时,说女孩是19岁,而女孩说自己只有17岁,因为整形欠贷还不起,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出来赚钱,并且女孩还说被一个男人控制,该男子持有其裸照。
据知情人爆料,“德尔美客医疗美容门诊部”曾有人利用整形贷诱导女孩去夜场兼职。
一名女性调查记者以大学生身份来到这家美容机构,最终被诱导至“皇家花园国际会所“兼职,成为一名“包房公主”。
经调查发现,“整形贷“暗藏门道,已形成一条巨大的利益链条。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来源:潇湘晨报)
▲网贷公司以孩子作威胁
36岁孕妇服毒自杀 网贷公司曾以孩子作威胁
11月12日,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36岁的孕妇叶某将3岁儿子托付给婆婆后,留下一句“自己在外欠了七八万元债”,喝下一瓶农药自杀身亡。
叶某去世后几天,其家人相继接到多家网贷公司的催收电话,称叶某此前的网贷未按期还款。家属以叶某的名义与对方联系索要借款凭证无果,不愿还款,网贷公司催款人员随即发信息称:“孩子那么可爱,不想他出什么事吧。”
▲叶某家属以叶某的名义与名为“金汇金融”的网贷公司催收人员微信聊天记录截图
为此,家属认为网贷催收人员存在“恐吓”行为,他们甚至怀疑叶某自杀前就曾遭到网贷催收“恐吓”。目前,警方已介入。(来源:成都商报)
女大学生深陷裸贷 被逼“肉偿”
大三学生秦晓惠在去年2月卷入"裸条借贷"风波,将自己的照片抵押给了数个陌生人。本以为还清本息就可以脱身,没想到竟然还被一个放贷人要求"介绍下家",要求是愿意接受"肉偿"--即还不上钱就提供性服务。
"如果我不给他介绍,他就把我的照片视频放在网上,我真的可以去死了,"秦晓惠表示。
去年以来,通过"裸条借贷",民间放贷者找到了敲诈勒索的捷径,通过持有借款女性的裸照和视频,威胁对方不以高额利息还款,则要把照片外传,或者要挟对方"肉偿",并形成了一条放贷--威胁公开裸条--强迫对方与自己发生性关系甚至组织卖淫的产业链。
而即便按时还上有时高达每周30%的利息,对方也不一定按约定删除裸条,所以"10G裸条"视频才会从网络流出,而秦晓惠等打借条的女性每日担惊受怕,生怕自己的"裸条"有一日在网上公开。
目前,秦晓惠因为周围有同学知道自己的这段经历,精神压力过大而休学在家。(来源:澎湃新闻)
>>校园贷骗局
“校园贷”的浑水有多深?
骗局1:只需身份证就能贷款 手续简便
有些大学生急于用钱,却不好意思向父母开口要,于是在毫无甄别能力的情况下,上网寻求解决渠道。正规渠道贷款所需手续复杂,而网上贷款的手续很简便,有的“校园贷”网站甚至称只需提供身份证即可办理贷款。然而一旦提供身份证办理贷款,就会被以“贷款需要收取手续费”、“缴纳保证金”等借口,骗取一定费用。
骗局2:“0首付” 最终演变成“无底洞”
一些“校园贷”网站打出了“0首付”、“0元购”的广告,提供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付款服务,吸引大学生“0首付”“分期付”购买iPhone手机、名牌包等奢侈品。然而,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往往会没有实际偿还能力,无法按时还款。“校园贷”的利息比正规贷款高,最终会演变成利滚利的巨额贷款。
骗局3:发展下线可赚“好处费”
一名大学生身陷“校园贷”,因无法偿还之前的贷款,便应“校园贷”公司要求发展下线,拉人贷款,同时扮演受骗者和施骗者双重角色。在一般情况下,受骗者拉他人贷款,往往因对方承诺会给500元-2000元不等的好处费,同时骗子还承诺“贷出来的钱不用本人还”。大学生在骗子的蛊惑下,对这样的致富方式心存侥幸。
骗局4:冒用大学生身份贷巨款潜逃
一旦有大学生提供身份证等信息办理“校园贷”,不法分子可能会通过使用大学生的身份证,在多个贷款平台进行贷款,往往贷款数额巨大。而此后,骗子就会销声匿迹,多个贷款平台所欠下的巨额款项,都会计入大学生的名下,无力偿还。(来源:沈阳晚报)
>>专家释疑
“现金贷”极易将资金放给不合适的申请人 存在着较大风险隐患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记者,处于快速增长中的“现金贷”,存在着较大风险隐患。如果任由其野蛮生长,可能对金融稳定进而对社会稳定产生较大冲击:一方面,“现金贷”门槛极低,极易将资金放给不合适的申请人,从而产生次级贷款。另一方面,“现金贷”利率畸高且不透明。
“客观上说,现金贷解决一部分燃眉之急的中低层收入群体的需求。但随着‘现金贷’的盲目发展,以及一部分假借‘现金贷’名义行高利贷之实的恶意行为出现,‘现金贷’也使得不少借款人陷入债务危机,带来暴力催收、信息泄露等种种危害,甚至出现‘裸贷’、跳楼等社会事件。”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表示。(来源:《经济参考报》)
>>早有监管
从“赚钱神器”到“烫手山芋”
“现金贷”可谓“赚钱神器”,但其高利率、暴力催收、助贷模式无监管等问题触及监管红线,这个游走于灰色产业链的业务恐变成“烫手山芋”。
事实上,早在今年上半年,银监会就曾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
5月27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也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
近期宁波和重庆也相继出台监管政策。宁波市鄞州区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同时,重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也下发了《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现金贷业务自查的通知》,要求自查的机构上报利率、资金来源、贷款用途等。(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月8月初,全国批复了153家互联网小贷牌照,主要分布在19个省市,广东省最多有43家,其次是重庆市,有28家。江苏与江西分别位列第三第四名。(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鸣嫡)